【非遗在四平】满族烧鸽子发表时间:2022-06-12 13: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探索一个地区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支点。通过这些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洞察种种细微的历史真相,从而穿越漫长的历史云烟,用文化艺术的吉光片羽,还原我们的祖辈一路走来所历经的风霜,所经历的欢愉。今天为您介绍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烧鸽子制作技艺。 非遗简介 ![]() 满族烧鸽子是四平的一道著名菜肴,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优质原鸽作为原料,以秘方煨制,包上锡纸埋入炭火中烧制,再以炭火吊烤,烤出的鸽子外焦里嫩、骨里透香。中医认为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提高人的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人体机能,民间早就有“一鸽胜九鸡,无鸽不成席”的说法。 非遗传承 ![]() 1636年,烧鸽子创始人为避战乱举家迁徙东北,在伊屯(现伊通)安顿下来,并将烧鸽子秘方及其整套烧制工序传给了伊通的父老乡亲作为见面礼。从此,伊通的部分满族宗族掌握了这一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并世代传承。四平满族烧鸽子以伊通满族烧鸽子和正红旗烧鸽子为主,两家传承悠久,技艺精湛。伊通满族烧鸽子2017年,被四平市委、市政府授予“2016年度优质农产品品牌十佳品牌”称号;2021年,被列入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历代传承,四平满族烧鸽子成为了八方来客“到平必吃、返程必带”的地方特产美食。 ![]() 传承人邵珠峰 ![]() 传承人赵海程 非遗心语 ![]()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满族烧鸽子,香飘四百年。 小小的一只烧鸽子, 浓缩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智慧, 开启了一个地区的致富宝藏。 当细细品尝这道至臻美味, 我们会惊叹: 它是如此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有机会的话,希望你们可以品尝品尝美味的满族烧鸽子。 转自:四平发布 |